家庭教育指导
联系方式
义乌市丁达尔康复训练有限公司
联系人:胡老师(义乌店)
手机:13819965090
地址:商城大道90号后门上二楼
联系人:杜老师(东阳店)
电话:18758938286
地址:东阳市亭塘中街40号
联系人:李老师(龙竹林贝村校区)
电话:18066225121
地址:义乌城店路215号2楼
联系人:李老师(金华龙竹林校区)
电话:18558428310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溪线清坊街880号三楼

感觉统合About Us

首页 >感觉统合

孩子成功的基石——感统训练
发布时间:2019-07-12 浏览:2268次

  “感统失调”这个词,相信妈妈们并不陌生。

  很大一部分剖宫产的妈妈,尤其担心孩子会不会“感统失调”。一旦孩子出现学习能力差、平衡感和运动不协调,甚至是孩子有比较多的暴力行为时,妈妈们就很容易把孩子往“感统失调”这方面去想。

  这使得“感统失调”这个词有些妖魔化的味道了。提起它,妈妈们就心悸,感觉似乎有些严重,又搞不明白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今天就想跟妈妈们说说“感统失调”的那点事儿,希望帮父母们对“感统失调”和“感统训练”有更多了解。


  什么叫“感统”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什么叫“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整合的能力,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

  再简单点说,感统失调就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通过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才能纠正。简言之,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超过12岁就容易定型,不易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容易造成孩子“感统失调”的原因

  1.孕期

  (1)先兆流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造成孩子发育迟缓;

  (2)怀孕期间妊娠反应严重,造成孕妇营养吸收能力差,进而造成胎儿营养不良或早产;

  (3)怀孕期间孕妇主动或被动吸烟,大量饮酒,饮浓茶、咖啡,会造成脐带的毛细血管萎缩,使孩子出生后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

  (4)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2.喂养

  (1)母亲看护不当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2)孩子出生后家长拥抱少,孩子静坐比较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3)过分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哭,造成孩子心肺功能减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

  (4)不注重孩子适龄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运动、缺乏游戏;

  (5)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语言发育迟缓。

  3.教育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剧烈竞争的教育方式造成儿童心理紧张而引起的感觉统合不足;

  (2)过早地进行认知教育,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人为切断孩子身心的有效统合、联结;

  (3)不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不注重个性培养,素质教育;

  (4)电视、游戏机成为孩子的主要玩具,孩子交流、活动过少;

  (5)生活环境过于封闭,孩子听得少、说的少,孩子的坚持性和等待性差,遇到事情的变通能力差;

  (6)物质上过于宽松精神上有些苛刻,对孩子的情感爱抚不够,使孩子肌肤饥渴。


  感统失调的常见表现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表现为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调皮任性,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

  2.视觉感不良

  表现是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多字少字。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3.触觉过分敏感

  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坏境,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4.听觉感不良

  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等。

  5.本体感失调

  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语言表现能力极差。

  6.动作协调不良

  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经常出现摔伤,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汽车跳绳和排球。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差等。


  特别提示

  上面说的不少症状和表现,单独从某一条去看,大量孩子身上都有,比如孩子玩弄生殖器,也许只是他进入了性蕾期;比如孩子2岁多了还未说话,也许只是进入了语言沉默期;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许只是对所接触的、所学的不感兴趣;比如孩子对大人的话充耳不闻,也许只是因为孩子过于投入在自己的探索世界里,这一点,男孩子们尤其容易明显。

  所以,父母别轻易对号入座,看到一两个症状后,就急慌慌地往自己孩子身上扣,给孩子贴标签。“感统失调”的界定和诊断很复杂,需要专业机构的测评。

  我们之所以把上述症状,那么多的学术词语都列出来,是希望给大家一个全面的知识传递。分享这些知识,不是为了吓唬父母,而是为了早了解、早进行有效干预。

  感统失调的治疗与干预

  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前,首先由专家测查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订一对一的训练方案,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教具,以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和脑力强化训练,使儿童能充分感知各种刺激,在大脑中进行感觉的统合,促进全方面的发展,包括提高注意力、记忆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推理能力等。

  不管孩子是否有“感统失调”,都请父母不要过于焦虑。下面,特分享一些简单实用的游戏。经常陪孩子玩下面这些游戏,能够有效预防或辅助治疗“感统失调”。


  新生儿(0~1个月),抚触(触觉)

  在孩子睡醒的时候或是换尿布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孩子做做按摩操,双手搓热,轻轻地从上至下按摩孩子的四肢、手脚、胸腹、后背,动作要轻柔。同时可以轻唤孩子的名字,告诉他你在做什么,或为他念一段上口的童谣。孩子会因此感到舒适和愉快,并且可以促进孩子的血液循环。这种按摩每天可以进行5~6次,每次3~5分钟。如果冬季室内温度较低,可以给孩子盖上一层薄被,隔着薄被进行按摩,以免孩子着凉。

  2个月,亲子瑜伽,让孩子“飞”(平衡觉)

  当你躺在床上或地板上时,轻柔地将孩子举起、放下,或者搂着他的胸部或腹部,让孩子向前“飞”,向后“飞”,或从一边“飞”向另一边。缓缓地放低他的头,然后放低他的脚,让他慢慢而轻柔地朝各个方向移动,使孩子沉浸在一种舒适的飞翔的感觉中。你可以在孩子刚会抬头时玩与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

  3个月,找找妈妈在哪里(视觉、听觉)

  用手蒙住自己的脸,然后移开,同时说:“妈妈在哪里?”“妈妈在这里。”或者,在家具或屏风后面,然后突然把头伸出来叫孩子。也可以用丝巾盖住孩子的头,再掀起,同时说:“孩子在哪里?”“孩子在这里。”

  4个月,重复唱“哆来咪”(听觉)

  试着反复唱2、3个音符,比如唱着“哆来咪”,如果你经常唱,这就很容易成为他早期口语表达的一部分。

  5个月,坐“电梯”(空间知觉)

  让孩子在两个大人之间,每人握住他一只胳膊,另一只手拖住孩子臀部,反复举起和放下他,并说:“上”和“下”,他会从游戏中初步了解上升与下降的含义。

  6个月,认物(认知、记忆)

  外出散步的时候,指给孩子看他所生活在的社区,并告诉孩子如何才能适应社区生活。和孩子谈谈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救火车、警车、公共汽车、火车、飞机、救护车、医院、学校、百货商店、图书馆、公园、操场等。下次,在路过这样的场景,可以让孩子指一指“医院在哪里……”

  7个月,抛扔游戏(授受关系、因果关系)

  准备一个小球和一个空盒子或广口瓶子,让孩子坐在地板上,把罐头盒放在他前边。把小球放在他手中,并让他把手悬于罐头盒上方,然后让他张开手,使小球落入盒中。当听到小球撞击盒时,你可口中发出“嘭”的声音。重复若干次,孩子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但需要你帮他把球捡回来。

  8个月,玩具在哪里 (视觉、空间知觉)

  把玩具的一部分放在衣物或毯子下,让孩子去找。这项游戏有助于孩子理解客体永存性。

  9个月,爬行游戏(大动作)

  七八个月大时,孩子应该慢慢学会爬行,通过不断努力地抬头、仰脖子,来锻炼前庭觉。向前爬行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能够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视听能力。九个月的孩子通常对这些动作很熟练了,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多爬行,例如妈妈躺在地上,让孩子慢慢爬上妈妈的身体;或者妈妈手脚着地弯成拱形,吸引孩子从底下爬过去。

  对于一些本身不爱爬行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一些诱导措施,如把孩子放在小被子上,拉着他(她)的两条腿慢慢向后拖,并在孩子面前放上色彩鲜艳或者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她)抬头、逐渐向前爬行。

  10个月,纸盒游戏(大动作、精细动作、模仿、学习)

  准备比较结实的、底浅、面积稍大的纸板箱一只,玩具数个。纸盒里的玩具让孩子随意地拿进取出,开始可能需要妈妈示范给孩子看。

  当孩子把大纸盒里的玩具拿出来时,家长可逗引孩子爬进纸盒里,“这是孩子的家”,让他坐一坐,扶着站一站。当孩子把玩具装进大纸盒里时,你可教孩子推动大纸盒,“嘀嘀嘀,大卡车开来了,送货来啦!”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综合训练游戏,等孩子懂得玩法后,可鼓励他单独玩。

  11个月,练习走(大动作、平衡感)

  和11个月孩子玩学走路游戏时,应该在平坦的地面上进行。爸爸或妈妈一只手抓住木棍的上端,一只手抓木棍的下端,让孩子双手抓住棍子的中间部位,让孩子练习迈步向前走。

  12个月,爬楼梯(空间知觉、大动作)

  在和12个月孩子玩爬楼梯游戏时,爸爸妈妈可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楼梯的第四、五层台阶上,以此引导孩子爬楼梯拿玩具。练习时,爸爸妈妈双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帮助孩子两脚交替爬楼梯。帮助的力量可逐渐减小。此游戏能增强孩子腿步的力量,为今后独立行走打好基础,但应注意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10-20分钟为宜。

  1~2岁,抓泡泡(手眼协调、精细动作、大动作、平衡能力)

  父母用泡泡瓶吹出泡泡,逗引孩子注意,鼓励孩子追逐泡泡、并用手去抓泡泡。游戏可贯穿1-2岁的孩子。选择安全的玩耍区域,以防孩子追逐时发生危险。

  2~3岁,分糖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分辨力)

  准备孩子喜欢吃的糖果若干,与糖果大小相似的珠子或小球若干,空瓶子一个。

  将糖果和珠子混在一起放在一个盘里,鼓励孩子把糖果和珠子区分出来,将糖果(或珠子)用手挑出来放入空瓶子里。挑完后盖上瓶盖,摇晃瓶子。让孩子倾听瓶子里发出的声音。糖果可以作为孩子的物质奖励,但不要吃太多哦。

  3~4岁,一起投篮(大动作、肌肉力量、手眼协调、社交互动)

  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可以随着孩子对游戏的熟练,适当增大距离,以增加难度。游戏过程中多鼓励和称赞孩子的好表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6岁,走平衡木(平衡能力)

  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难度可逐渐提高,比如,只走一半的距离;走完全程;双手持物走;单手持物走。

  开始时父母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熟练后,父母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最后能够达到,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